近日,研究院氢动力及低碳能源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青鸥 - 30B” 氢动力垂直起降复合翼无人机(下称“青鸥-30B”)亮相湖南,在湘潭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燃气管道巡检任务中圆满完成跨区域实战首秀,展现了该机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强大性能与可靠表现。
▲“青鸥-30B”
“青鸥 - 30B” 搭载的独创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不仅实现“分钟级燃料补充”,更以零排放、-30℃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特性,有效解决传统无人机“短续航、环境适应差”的痛点。较于传统动力,“青鸥-30B” 的氢动力系统有着显著优势:一是续航与效率,9小时续航使单次巡检覆盖里程提升至传统机型的3-4倍,配合快速燃料补充,大幅缩短运维周期;二是环境适应性,-30℃至45℃宽温域运行能力,轻松应对高原、寒冷地区等极端场景;三是安全与稳定,氢燃料电池的无火花特性满足防爆要求,稳定电力输出保障载荷持续高效工作。2023年,该机型便以9小时的续航能力一举刷新了同类型氢动力无人机长续航时间纪录,较传统锂电机型提升3-4倍,续航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性能参数上,“青鸥 - 30B” 优势显著。它兼具旋翼机精准悬停与固定翼长距巡航的特点,飞行速度达 21 米 / 秒(75.6 公里 / 小时),9 小时续航下巡航里程超 600 公里,可实现 “一次起飞,全域巡检” 的高效作业模式。
▲“青鸥-30B”实飞图
除了性能优势外,“青鸥-30B”无人机在设计上也独具匠心,特别预留了充足的载荷舱。在本次实战应用中,其载荷舱配置了青翰智航科技(湖南)有限公司的360°球形尖端探测模组、高灵敏红外热成像系统、4K超高清可见光摄像头以及智能目标锁定系统等多元载荷,为实现多任务场景作业提供了保障。
在此次燃气管道巡检中,“青鸥-30B”无人机按预设航线在管道上方120米高空作业,依托内置的高精度导航与飞控系统,精准完成了管道燃气泄漏点的追踪、潜在挖掘风险预警、嫌疑挖掘车辆的定位追踪等多元巡查任务,为地面处置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其技术能力获得了现场专家的一致认可。
氢动力及低碳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东博士表示,此次巡检实战不仅标志着氢动力无人机在燃气管道巡检领域迈出规模化应用关键一步,也彰显了团队在氢动力无人机平台研发的领先地位。随着氢能基础设施的完善,该机型有望成为长距离、大范围、高风险区域巡检的标配方案,为能源管网安全构筑“空中智能防线”。
未来,研究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技术,拓展其在能源、安防、环保等更多领域的应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链接:
来源:两江协同创新区
编辑:张议芳
审核:纪世民